“十三五”光伏行业权威意见解析
目不邪视网
2025-04-05 07:11:55
气候变暖带来的局部地区干旱,实际上放慢了植物生产力增加的速度。
针对过去存在的申报不及时和漏报、错报、拒报等问题,通过召开多层次、多行业排污申报大会,培训和引导排污企业按规定进行申报,对不符合要求和漏报、拒报的排污企业进行现场核查,责令补报,逐步实现辖区企业全面申报和网上申报的目标。公示不做表面文章推行排污收费公开公示。
推行排污收费相关文书邮寄送达。辽宁省沈阳市环保局今年出台了《关于全面开展2010年排污收费改革工作的意见》、《2010年排污费征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开展排污费征收改革工作的通知》3个文件,以实事求是、循序渐进、便于操作、试点先行为原则,结合全市各区域实际,积极推动排污收费改革工作。浑南分局理顺了工地排污费征收程序,限定开工15日内申报、核定、缴费,然后在施工过程中实施监管,改变了过去竣工验收时缴费的滞后状况。同时,在向企业下发缴费通知时,随同送达《排污费银行缴费指南》,并当面或电话提醒相关注意事项,防止企业缴费时发生错、忘、漏现象。注重审核 核收分开在推进排污收费改革工作中,沈阳市环保系统注重多措并举推进收费改革,因地制宜积极组织实施,在有效地确保收费改革工作顺利展开的同时,也提升了排污收费工作的效果。
沈阳市环保局大东环保分局作为沈阳全市排污收费改革第一批试点单位之一,以求创新为动力,以抓规范为核心,以打基础为重点,以四个推行为突破口,带动其他排污收费改革内容的实行和落实,通过半年的探索和实践,实现了依法核定,足额征收,排污者主动缴费的目标。在稽查的方法上,采取了三个结合,即审计财务账目与调阅排污收费档案相结合。日趋白热化的环境税讨论,渐进密集 的官方表态,此起彼伏的专家学者声音,这一切似乎都成为环境税即将开征的前兆。
汽车钢铁、石油化工业受冲击最大立足于保护环境的环境税,其开征必然对市场大大小小企业带来影响,而不同性质的企业,其前途和命运也将不同。而实际税负增加多少,还是要取决于能否转嫁出去。我国可能要开征环境税。采取环保措施,污染越严重的企业、行业,其压力就会越大。
我国现行的税制中并不是没有环境税,与环保有关的税收制度已有资源税、燃油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等税种,怎样避免和现有税种冲突造成重复征收,理顺税费关系是开征环境税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刘尚希表示,环境税改革的目的就是让企业承受一定负担,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定义环境税属于技术层面问题,企业、个人的承受能力同样不容忽视。有分析人士认为,开征环境税虽然将对两高行业产生影响,但其毕竟是一把双刃剑, 初衷是希望通过税收手段、市场规则的约束,减少企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为达到这个目标,环境税实施手段也会分别针对不同群体,从这一角度出发,环境税的开征或将有益于整顿竞争环境、优化环境资源分配方式。当环境税走上正常轨道,对经济的发展将不会产生重大挤压,相反,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产生刺激推动效应,从而实现其作为环境经济政策手段的初衷。其实,对于环境税,业界一直议论不断,官方表态也开始进入密集期。
通常各个国家都根据国情,选择相关税种组合实施,大多数国家选择五种以上。汽车运行过程中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也有可能成为征收对象。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表示,石油、化工、钢铁、能源等比较大的行业将受环境税影响较为严重,但具体影响还要根据环境税的征收税率以及税基等确定。企业税负恐转嫁消费者开征环境税是否将对个人产生影响也引起关注。
杨志勇认为,承担税收负担是必然趋势,但在多大程度上接受负担却尚待商榷。侯宇轩认为,开征环境税或多或少将增加个人税收负担,负担将来自于物价上涨、生活成本上涨、就业问题等等。
4月,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发文指出,今后一个时期要研究开征环境税,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税收导向。环境税的征收还将影响到整个产业链。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杨志勇同样认为:定义环境税虽是复杂问题,但以保护环境为目的开征的税种都可算为环境税,其主要内容应该为消费税。如果经济已经转变为绿色经济,保护环境采取的各种措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就会降低。短期阵痛可换取产业结构升级环境税的开征首先将完善税制建设,其征收过程会增加财政收入,但同时也为经济增长带来负担,如何把负担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又能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是税收条款确立需要权衡的焦点。传统行业、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将遭受冲击,如消耗资源行业、已经产生环境危害的行业,或者是未来产品运用将会产生环境污染与危害的行业。此前,有报道称环境税课税对象基本是企业而不是个人,因此环境税将不会对个人产生影响。面对这一矛盾,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表示,短期内开征环境税会带来 阵痛, 长远来看,随着替代产品出现、技术更新进步以及产业升级改革,环境税将利于经济发展,促使经济发展回归到正常渠道。
相反,以资源税为例,通过改革措施,扩大征收范围、实行从价计征、适度提高税率,对资源开采、运输、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成本进行内化,限制资源过度开采、过度使用,同样是为达到环保目的,故也是推进环境税的一种方式。不过,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环境税应包含所有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税种。
侯宇轩表示,并不是所有的环保板块都将受到利好,一旦开征有关COD(化学需氧量)的税收,污水处理厂将首先受到影响。近期有媒体曝出,环境税在十二五期间开征的可能性比较大,还给出环境税具体征收节点,称环境税将在2013年开征。
相关专家认为,对于企业而言,不论生产、流通还是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将受到影响,负担不仅来自于行业内的竞争,同样来自于行业间的竞争。那么,环境税开征后,与环境保护紧密相关的企业会受到什么影响, 其增加的企业税负如果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个人又将如何承受?涉及重复征税短期内开征难在8月24日召开的中澳政府管理项目总结大会暨项目成果国际交流会上,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称,中国环境保护的压力非常大,如果排污企业,包括排污个人不缴纳环境税,对保护环境是不利的。
因而,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以及相应的环保产业将是环境税征收下的重点发展方向。对环境税要有正确的认识,短期内环境税的推出阻碍重重,但以环境税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分配是未来发展的目标,如何有效地利用环境税这一杠杆实现环保将是环境税实施的重心所在。因为环境税不是单一税种,诸多现有税种都可划归到环境税中,以燃油税以及遭热炒的碳税和资源税为例,它们都是以环保为目的,所以都应属环境税范畴。对传统行业或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而言,环境税将提高企业各项生产成本,企业或将部分成本转嫁到产品价格上,由此,将削弱企业的竞争力。
在杨志勇看来,环境税应该根据排放水平征收,但是什么类的排放需要首先征收,是碳,还是硫,或者其他,这需要讨论,根据不同种类的排放量分别设置对应的征税额,也是一个非常技术性的问题。开征环境税,是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中,从而转嫁到市场价格中,而市场价格最明显的感应者便是个人,因此,环境税的开征必定会间接对个人产生一定影响。
若替代效应明显,将会对部分行业、企业产生冲击。因此,整个汽车的生产、流通、消费、运行各个方面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5月底,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表示,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研究开征环境税方案。开征环境税虽然会带来一定压力,但环境保护工作还是需要进行,不能以牺牲环境为目的带动经济发展。
然而,环境税不是一个简单税种,而是一个涵盖多个税种的税系,开征难度不容置疑。刘尚希表示,环境税是一个税系,现有与环保有关的税种都可称为环境税。而开发绿色产品、实现清洁生产,就会增加企业环保成本,但是没有压力,经济转型就无法实现,环境保护也就会失去效果。开征新环境税税种还需综合考虑各方因素。
西方国家征收环境税不局限于按污染者付费原则,其目标扩展到促进资源节约、促进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等方面。西方国家的做法,是对每一种排放物设置一个税种,例如为二氧化硫设置硫税、为二氧化碳设置碳税,但这种做法在我国行不通,就我国国情来看,想在现有税种基础上另起炉灶,单纯为每种污染物设置一个环境税税种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环境税的开征将从两方面对个人产生影响:首先是消费模式或消费量的改变,一旦市场价格波动,各行各业生产将会受到不同影响,因此,除去刚性需求的微弱摆动以外,软性需求或将受大幅摆动。当然,对于增收额度更应把控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试点征收或许将是打开环境税通道的一把钥匙。
短期内这些负担将会给大多数行业带来阵痛,但是立足长远的目标观察,这是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体系与环境,在这种平等的环境中,这些负担将有助于行业内实现优胜劣汰,达到产业的结构调整,同时,有利于进一步实现环境问题的改变与绿色GDP的增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虽未给出明确回复,却也表示,环境税十二五期间开征是一种可能,可能意味着现有的一些环保税种在十二五期间税率或者征收范围会有所变化,也可能意味着有新环保税种出台。